手机人民网
历史>秘闻旧档

五线谱:由彩色变身黑白用时将近4个世纪

北京日报  2017-12-27 11:48

原标题:五线谱:精准的音乐语言

那么,“踏着五彩祥云”而来的五线谱,又是如何回归黑白世界呢?

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不约而同地参与到更为精准的音乐记谱探索中,到了13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这段记谱的绝对音高。这种方式在当时的欧洲渐渐普及。但遗憾的是仍无法显示明确的节奏。特别是多声部旋律越来越复杂,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精确描述每个音的长短,这时德国科隆一位名叫佛兰克的修士,在他所著的《定理歌曲艺术》一书中,首创了以“黑音符”的不同长度。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音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堪称线谱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改良。

15世纪时,黑色音符的风潮退去,音符种类增加,出现了用空心音符来代表音值,也就是俗称的“白音符”。线谱发展到这一时期,已基本能记录音高的位置和音的长短,符头也变成了圆形。

为改变乐谱谱线过多过复杂的局面,欧洲各国后来又将纽姆谱统一为五条线,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使音高的记写更趋完善。17世纪起,在纽姆谱和定量记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线谱趋于完善,逐步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几个世纪的“磨炼”,五线谱逐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确。作曲家可以据此更为精细地标记音量、速度和音色变化,可以说能得以“事无巨细地呈现”。

水满则溢。过于精准的音乐“语言”后来又被一些人认为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细致入微地传达作曲家们的创作意图,但挤压了演奏者即兴发挥的空间,这让音乐演奏者大呼“不过瘾”。于是,记谱法又发生了方向上的转变,音乐的最终解读权被交还到表演者手中,表演者不再拘泥于“精准呈现”,而是大胆释放个性,这使得每一次演奏都变得独一无二。

上一页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