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16:49
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王维的作品时指出:“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毛泽东对中国诗词的传统技巧有着精湛的素养,《沁园春·长沙》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面对如此生机盎然的秋景,作者不禁心动神驰,吟出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把自然风光和万物情态作了高度概括,深刻揭示秋景之真谛奥秘和自然之奥秘。面对如此多娇的祖国河山,反观人民不能当家作主的残酷现实,毛泽东在怅惘,从内心深处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惊天动地的诘问。
往昔峥嵘岁月稠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此后,他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活动。1912年秋天,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一楼大厅墙上,首次见到《世界坤舆大地图》,世界是如此之大,给他强烈的心灵震撼。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翌年春,毛泽东转入以“知耻、爱国、公诚、勤俭”为校训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直到1918年6月毕业。毛泽东在这所著名学府遇到了诸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优秀老师,也结交了蔡和森、周世钊、李维汉等好同学,度过了“修学储能”的五年半青春年华。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叙述:“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毛泽东传》写道:“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他曾在日记中立下人生誓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学生时代,尤其是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的毛泽东,博览群书,心忧天下,壮怀激烈,卓尔不凡,是一个风云人物。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湖南一师学生集资刊印《明耻篇》,毛泽东愤然题诗言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1915年学期末,毛泽东参与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1915年夏,毛泽东在校内“揭示处”张贴“游泳启事”:“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1915年9月,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以《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意境,表达“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的志愿,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1917年6月,湖南一师开展的“人物互选”活动中,按德、智、体三方面六个项目的得分,毛泽东名列第一。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五县,广泛接触社会,读“无字书”。1917年11月,“浑身是胆”的毛泽东用疑兵之计缴了护法战争中溃败的北方军阀的枪械,使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他还主办工人夜学,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立志“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毫无疑问,青年毛泽东丰富的生活实践,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深厚思想和意志基础。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