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16:49
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所提的诗词问题时曾解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是指: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究竟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一时期,毛泽东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他一直在积极思考、上下求索。后来,他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终于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毛泽东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诗词创作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一首直接描写春天的作品,却有多首诗词吟咏秋色或写于秋天。例如,《西江月·秋收起义》写于1927年秋、《西江月·井冈山》写于1928年秋、《采桑子·重阳》写于1929年秋、《五律·喜闻捷报》写于1947年中秋、《念奴娇·鸟儿问答》写于1965年秋。
中国古典诗词对秋天的描写,始于《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和《楚辞·九章·抽思》“悲夫秋风之动容”等词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使秋的主题发生了质的变化。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宋玉悲”成为古代文人悲秋情结的代名词。所谓“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最终形成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悲秋”文学意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