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1-03-24 08:20
红军有了群众支持,如鱼得水,纵横驰骋,这是弱小的鄂豫皖苏区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徐向前在回顾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深情地说:共产党武装起义成功,打土豪、分田地,搬掉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人民群众打心眼里拥护革命。每次“会剿”来临,群众纷纷藏粮食,进深山,封锁敌人,支援红军。有些群众被抓住百般受刑,至死不吐露红军的一点消息。在大别山区党组织领导下,男女老少拿起扁担、矛子、大刀、土枪四处出击,弄得国民党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防不胜防。
团结奋进的大别山精神是革命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1947年8月末至11月下旬,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并初步完成战略展开。邓小平谆谆教导部队,一定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一定要和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向全军提出与大别山人民群众共存亡的口号。大别山人民积极参军,仅1947年10月至12月的3个月时间,鄂豫军区四分区的县、区武装就发展到2000余人,五分区发展到2500人,其中广济县一个月就发展到700余人,新县一次就有60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大别山群众踊跃支前,新县提出“拥护大军,支援大军”的口号,全县上下出现男子为解放军带路送情报、抬担架、转运伤病员、保管军用物资,妇女为解放军缝补洗浆、看护伤病员的动人景象。金寨群众纷纷献粮捐衣,仅铁冲乡高畈村村民就为驻军献大米7007斤、稻谷1512斤、烧柴2490斤、棉衣16件、鞋子49双。刘伯承在回顾创建大别山解放区这段历史时感慨地说:“这就足以表现了人民战争的本质,我们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依靠的是碉堡。”“这就是第二野战军在大别山战斗及全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