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08:25
今年我们国家遭受水灾,政府拨了不少粮款物资救济,但受灾面积大、人口多,每一灾民得自政府的救济毕竟有限,主要是靠自己努力生产渡过灾荒。
人民银行的贷款主要是帮助生产,比如为农业生产缺乏种子、耕具等请求贷款,银行一定会考虑,这样的事用不着我介绍。至于贷款作别用,我介绍也不生效。
请你注意,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必须为人民服务,除了法律规定的职权外,任何人没有特权。在你思想中,对这点似乎还不很清楚。
为了救你之急,在我生活费里拨二十万元(第一套人民币,约合第二套人民币20元——笔者注)给你用。这点当然不能解决你当前的困难,但我又有什么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你呢?请还是在互助组内多想点办法吧!
董必武对自己的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有远大理想,要有奋斗精神,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武,都要有真本领。“立大志、树雄心,准备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人。”1963年1月28日还专门写了首《字三子》诗,其中有这样几句:“蓄势如鹰隼,奋飞健翼张”,“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兹”,“如鹏飞有意,标指向天津”。同时董必武更要求自己的子女不搞特权,而是脚踏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努力工作。他的大儿子读大学时,在校内报名申请长期下放,之后写信报告父母并征求意见。董必武立即回信欣然表示同意。他在信中说:“你希望我们提意见,我同意你报名愿意下放,也同意你自愿下放到的地方。如果再要问还有什么意见的话,那就是领导上决定下放你到什么地方去,你就愉快地踊跃地到什么地方去。”
1969 年春天,董必武的小儿子董良翮高中毕业。当时董必武已经年近84岁了,按照规定,他的小儿子可以留在北京安排工作以便照顾董老,但董必武却坚决要求小儿子下乡插队。董良翮听爸爸的话,主动报名下乡,到晋县周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落户。小儿子临行前,董必武专门和他谈话说:“你是革命的后代,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你不能当特殊农民,要做一个普通农民。你要听老农的话,听队长的话。”董必武把自己的一条在战争中用了多年、打着补丁的旧毛巾送给小儿子,还专门给他题词,嘱咐他:到农村去要努力生产,要作一个好农民。董良翮到河北晋县农村去插队,一干就是8年,很少回北京。董良翮所在生产大队的同志到北京出差,董必武为了了解董良翮的情况,还把他们请到家里来,专门问董良翮在农村的缺点,以便对他及时帮助。他还对这些公社、大队干部说:“你们要帮助良翮,他还年轻,工作上要向你们学习,你们经验丰富,当他的老师,教育他在农村好好工作,参加农业劳动,让他还是当一位普通农民好。”董必武在给董良翮的信中一再嘱咐他努力生产,向农民学习。董良翮按照父亲的教导去做,在农村表现非常出色,于1970年12月加入共产党,不久又担任了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董必武得知后,很高兴,但仍然写信告诫他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一得自矜”,二是不要“浅尝辄止”。董必武还想让董良翮的儿子长大了也到晋县农村去。他在给小孙子的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父母在晋县,农忙事田亩。望尔速长大,协作左右手。吾意亦云然,世为农人好。孙良颇茁壮,天逸符大造。”1975 年初,董必武病重住院,董良翮回京照顾父亲,但董必武却说:“你是地方干部,农村工作忙,不能长期耽搁。我这里有人照顾,你还是回农村安心工作。”董良翮只得与父亲挥泪辞别。董必武临终前对于如何安排董良翮的事,专门对夫人何连芝说:“良翮是晋县的人,不是北京的人了。他的事要由晋县组织上去安排,我们不必多操心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