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 2021-01-29 08:09
谢瑞是晋察冀军区40团2连长,著名的战斗英雄。1944年4月,他的连队为掩护龙关、崇礼、宣化联合县干部转移,在敌强我弱之下,利用山地与日伪军展开战斗。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英勇奋战,连续击退攻击,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他率领的2连被晋察冀军区授予“长城中队”荣誉称号。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长城中队的旗帜在战旗方队中通过天安门广场。
二是坚守平北根据地,带领群众坚持斗争牺牲的地方干部。沈爽(1896—1942年),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他于1931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曾组织抗日武装,后在北平从事党的地下斗争。1941年调任丰滦密联合县长。1942年4月8日,日寇对华北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沈爽在河西地区的臭水坑战役中壮烈牺牲,时年45岁。徐智甫(1907—1940年),原名徐睿,蓟县人。1932年入党,1938年参加冀东大暴动,历任冀东抗日联军第16总队政治副主任、中共冀热察区党委党校教务主任,昌(平)延(庆)联合县县委书记,1940年8月27日晚,徐智甫同县长胡瑛在黄土梁村工作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不幸牺牲,年仅32岁。
三是被组织和武装起来的广大民兵和群众。碑文中提到何金海(1925—1947年),即是其中一例。1944年,龙延怀交界的十几个村庄约300名民兵组织起来,成立“红石山游击队”,何金海为队长。7月,他带领游击队袭击矿山,打击日寇汉奸,并解救劳工,被平北地委和军区授予“一级民兵战斗英雄”称号。解放战争中,何金海带领县大队和民兵赶赴前线,1947年8月,他带领两个中队伏击还乡团,为掩护大队人马撤退,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邓玉芬(1891—1970年),是北京密云县张家坟村人。抗日战争中,她积极参加抗日工作,掩护和护理八路军伤病员,被八路军指挥员尊称为“邓妈妈”,她舍家纾难的英雄壮举,被誉为“当代的佘太君”。
碑文虽短,言简意赅,但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教育意义却是深远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民族危机的艰难岁月,铭记无数民族英烈和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出的杰出贡献。抗战期间,位于敌后战场的平北抗日根据地,在日伪统治最严密、斗争最惨烈的抗日前线,平北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付出重大牺牲。正如碑文中说到的“仅龙关、赤城两县,每6人就有1人为国捐躯”。反映了平北人民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