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2018-06-06 16:06
3.“穿”与“不穿”的争论
正值花季的孩子们为什么要穿得一样?尽管很多学校倾向于穿校服,但事实上“穿”与“不穿”之争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至今。
赞成方认为,首先,校服有约束功能,可以让只凭天性做事的孩子们熟知并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使他们成为遵守纪律、尊重社会秩序的人。其次,衣着统一可以掩盖家庭经济差异,减少学生间的攀比,这也是校服推广的初衷,完全过滤掉与学习无关的因素,更利于学校评价奖惩制度的实施。此外,校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希望身着校服的学生时刻不忘校风、校训,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但反对方认为,上述那些积极作用更多的是建立在教育者的推测中,现有研究数据很难证明穿校服对提高学生成绩、降低犯罪率、改进纪律等方面有明显作用。反而,青少年正值对自我的初步探索阶段,千篇一律的着装易抹杀其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会对他们的思想形成束缚,扼杀了自主选择权和对美的追求,进而变得顺从和麻木。学校应该尊重学生自己选择服装的权利,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已对美有了初步的追求意识,穿什么、怎么穿,通过长期积累摸索也能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生活常识。
“穿”与“不穿”之争在崇尚自由的美国尤为激烈。一直以来,除了少数私立学校外,美国对校服并没有硬性要求,学校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统一着装。1987年,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所小学率先做出统一校服的规定,成为全美第一个推行校服的学校,此后的追随者逐渐增加。1994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南部的长滩市规定小学生和初中生必须穿校服上学,这也是美国首个统一校服的城市。1994年,时任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建议美国公立中小学统一校服,希望以此减少校园恶性事件。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在全美社会各界引发了热烈争议。一些学者针对校方、家长和学生等群体调查发现,政府和教育管理者是校服的拥趸者,但大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家长因不菲的自费价格而怨声载道,三方在校服政策上难以达成一致,最终只得选择自愿原则,大部分学校仍保持观望态度。实际上,即便推行了统一校服,校长们也面临如何管理的问题,如果执行得过于严格,严肃处理了违反着装规定的学生,可能会引发纠纷。佛罗里达州伯克郡在推行校服时,对违规学生曾进行过处罚甚至停学,当时就引起学生和家长们的愤怒,500多名家长联合指控学区触犯了州法律和美国宪法。迫于社会压力,该学区和学校不得不让步,允许学生在着装上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如今,大多数学校提供了一些变通的做法,如允许学生在周五或某些特定时间自由着装。
最近十几年,要不要效仿其他国家设计本国样式的统一校服,在德国也是舆论焦点之一,但争论多时未果,只是在汉堡、柏林等地学校进行过试点,且服装仅仅是统一的T恤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服。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