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秘闻旧档

历史上有哪些改写战争结局的“大撤退”?

北京日报  2017-09-20 15:16

原标题:改写战争结局的“大撤退”

2015年,英国举行纪念二战“发电机计划”75周年活动。

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宜昌大撤退纪念园

今年9月3日,莫斯科举行重演波罗底诺战役活动。波罗底诺是莫斯科的门户,在这里,俄罗斯人曾击败过拿破仑大军。

新闻背景

近来,战争片《敦刻尔克》的上映引发热议,人们在品评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重新拾起了70多年前的那段战争记忆。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战略大撤退,悄然改写了战争胜败结局,甚至影响了历史。

1.“敦刻尔克奇迹”保留对德军力

1940年5月25日,一个叫作敦刻尔克的法国海滩,数十万刚刚吃了败仗的士兵正在聚集。头顶上有空袭,屁股后头有追兵,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眼前的茫茫大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盟军将士。电影《敦刻尔克》描述的便是这段历史。

随着德国法西斯军队于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正式引燃。等到德军占领华沙后,英法联军面临的生死撤离正式拉开帷幕。1940年5月10日,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比利时和荷兰等国。10多天后,德军的装甲部队就直插英吉利海峡的法国岸边,对位于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事实上形成了包围之势。5月24日,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逐渐向敦刻尔克逼近,英法联军此时也开始依托敦刻尔克这座港口城市设置阻击防线。当时,利用船只渡过英吉利海峡进行战略大撤退,成为英法联军的一个选择。

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