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17-09-04 13:48
内容摘要: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金文名象疏证》。后来孔颖达《毛诗注疏》解“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说上帝是托言君王,“辟”就是君,也就是天子。早期文献《尚书》中也有辟,也指的是天子。汉晋称皇帝的诏书为“辟书”,称天子征召为“辟命”,如《后汉书·贾逵传》:“隐居教授,不应辟命”。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这些解说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这样说来,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享天子以璧,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
关键词:天子;尚书;甲骨文;陶器;董仲舒;锋刃;孔子;古文字;主刑;金文
作者简介:
古人注《书》解《诗》,均以“辟”为君,指的是周王,是天子。汉代《尔雅》也说:皇,王后;辟,君也。还有《汉书·五行志》的“辟遏有德”,汉代时应劭注说“辟”为“天子也”。汉晋称皇帝的诏书为“辟书”,称天子征召为“辟命”,如《后汉书·贾逵传》:“隐居教授,不应辟命”。将皇王称之为“辟”,这样的说法,显然并不是汉代时的创造。
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听了不高兴,他很郑重地对卫侯说:“启疆、辟疆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怎么办呢?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还是有明显限制的,不可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这些解说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这样说来,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享天子以璧,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璧的得名,是顺理成章的事,辟(天子)之璧用以祭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在石家河文化陶器上刻画有持戉人像,也许描绘的是王的形象,戉是王权的象征。
(作者:王仁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