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17-09-01 17:22
同时,读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暑”字,也能读到《暑赋》中的情形,而且从造字过程中可体味古人对暑之表达。
甲骨文的暑字至今尚未发现,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暑字是小篆(图1)。小篆的暑字为上下结构,由“日+者”两元件构成。
先说日字。甲骨文“日”是个象形字(图2)。不论甲骨文还是小篆的字形,其轮廓为圆形,就像天上高悬的太阳,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辉。一看便可明白其义,为“六书”中的象形字。“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类别,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给“六书”之一的象形字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简单言之,就是一看便能明白其字义,日字为最典型。
再说者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者的甲骨文(图3),好像木柴着火,火星四溅,犹如在炊煮,即表示生火煮食或者围火言谈的意思。因此,“者”是“煮”和“诸”的本字。也许现代人有点难以理解,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者字的“生火炊煮”义消失,造字者便加“火”,另造“煮”代替;同样“者”为“围火言谈”义消失后,再加“言”,另造“诸”代替。
因此,暑,为“日+者”,即顶着烈日在饮煮,其酷烈之义甚明。这使人联想到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的句子。《说文解文》曰:“暑,热也。从日,者声。”可理解为,暑,天热如煮,天气灼热也。这在酷暑时,海滩上,游泳池里,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锅里的水饺在翻煮,也可称是事实的解释。
古人认为“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