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音乐综艺成“热词生产器” 唱腔多变有惊喜

广州日报  2016-12-01 07:09

原标题:歌唱综艺就该以歌服人

  娱论

  回归音乐更纯粹

  莫斯其格

从《超级女声》引爆荧屏起,平民音乐选秀时代也同时拉开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大幕。12年来,类似节目跟风不断,拼财力、拼收视,煽情桥段满天飞,毒舌评委博眼球。随后更多的同类节目抢占观众眼球,但炒作、苦情、音乐梦想这“三宝”从不缺席,多少转移了大众的视线——人人都有故事,谁还有空听音乐辨唱功?而在以成名歌手为主角的节目里,歌手们频频在多个卫视间“穿越”,相似的阵容、“熟悉的配方”,长此以往观众就有了审美疲劳,又怎能对同类的节目保持持久热情?

如今,音乐类综艺终于换了玩法,有星素之间的PK增加悬念,“命题作文”给歌手改编的压力和动力,观众的焦点可以集中在音乐和歌曲之中,歌声才是歌手与观众交流的唯一方式。这样纯粹的表达,其实更容易激发听者的共鸣——唱到观众心里,创作出让观众愿意一听再听的“神曲”,这会是观众判断音乐类节目“好不好看”的标准。

上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