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2016-11-30 08:36
“神奇动物”的灵感来源是大自然
既然片名叫《神奇动物在哪里》,从箱子里跑出来大闹纽约城的神奇魔法动物们表现自然很是抢眼,其中贪恋金子和珠宝的嗅嗅不负众望地成了“网红”,粉丝们纷纷表示想养这样一只捞金、卖萌、耍贱无所不能的毛茸茸鸭嘴兽。
无论是对任何闪闪发光的东西无法抗拒的嗅嗅,还是树杈状的护树罗锅皮克特、超大型的毒角兽、带翅膀的扑扑鬼和雷鸟、有着蓝宝石色彩的比利威格虫,制作团队通过CGI技术赋予了这些精心设计的神奇动物尺寸、色彩、光、行动和个性。追根溯源,它们始于J·K·罗琳几年前所写的纽特·斯卡曼德的教科书。视觉效果主管克里斯蒂安·曼茨说:“它成了我们的百科全书,我们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创造出让人信以为真地生活在魔法世界动物王国里的那些神奇动物。”
虽然是身在魔法世界的神奇动物,但主创们坚持设计不能脱离实际,灵感来源仍然是大自然。大卫·耶茨说:“我希望我们所有的神奇生物看上去是可信的,尽可能真实,我们不想把它变成一个特别大的奇幻巨制,只有观众接受了这些神奇动物存在于和我们同一个时空才能算成功。”因此片中动物的种类和现实世界的动物王国一样广泛,从哺乳动物到鸟类、爬行动物、昆虫,让人目不暇接。大卫·黑曼说,制作一种生物一般需要9个月时间,经历15到20次的稿子修改,而且每个生物都会有不同版本,像皮克特就做了250个版本。而让中国粉丝最期待的就是,罗琳透露第二部电影中的某一个神奇动物会跟中国有些关系。(见习记者 陆乙尔)
上一页 |